俄罗斯要是再被这么消耗下去,会不会亡国?说实话,就算世界上只剩下中美俄这三个国家,其他国家都没了,这三个也不会轻易亡国。除非自己内部彻底乱了套,否则根本不可能垮。就算哪天俄罗斯真的顶不住了,还可以把远东地区还给中国,马上就能和中国抱团取暖。 先看国家存续的基本逻辑,大国崩溃的核心诱因从来不是外部压力,而是内部系统性崩盘。 就像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,是计划经济体系的全面失效和意识形态凝聚力的瓦解,而非美国的军备竞赛。 俄罗斯当前面临的挑战确实严峻,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,日均军费开支超过2亿美元,占财政预算比例突破50%。 西方累计实施2000多项制裁,导致2024年GDP萎缩4.3%,能源出口收入减少38%。但这些压力尚未触及国家存续的根基。 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领土面积,621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地区蕴藏着214亿立方米森林资源、20890亿吨煤炭储量,以及占全国90%的油气远景储量。 这种资源禀赋决定了其具备战略回旋空间。 军事威慑力始终是俄罗斯的压舱石。普京在2025年6月明确表示,战略核力量现代化率已达95%,居全球核大国之首。 具体来看陆基部署的RS-28“萨尔马特”洲际导弹射程1.6万公里,可携带10-16枚分导式弹头,单枚威力相当于1500万吨TNT,足以覆盖整个法国。 海基“波塞冬”核鱼雷采用核动力系统,能深潜至1000米,通过降噪技术模拟民用船舶噪音,可在敌方海岸线附近潜伏数周,引爆时制造500米高的海啸。 这种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,使得任何国家都不敢轻启战端。 地缘政治博弈中,俄罗斯并非孤立无援。 中俄“东北—远东”合作机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: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,本币结算占比超95%。 中资在远东参与的49个投资项目总金额近90亿美元,其中哈巴罗夫斯克的LNG转运综合体建成后将使该地区天然气出口能力提升3倍。 这种深度经济绑定,使得俄罗斯在面临西方制裁时,能通过东方市场弥补损失。2024年远东地区对华贸易额达270亿美元,较2014年翻番,跨境铁路货运量突破4250万吨。 内部治理虽面临挑战,但尚未出现失控迹象,尽管人口问题严峻——预计到2050年人口将减少2400万,适龄劳动力占比从72%降至60%,但政府通过“远东优先发展区”政策,已吸引780万人口落户该地区,较2019年增长12%。 经济结构转型也在推进,2024年非能源出口占比提升至47%,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5万亿卢布。这些结构性调整虽缓慢,但为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。 俄罗斯的核威慑战略形成了独特的安全屏障,其战略火箭军装备的306套载具中,95%为现代化武器,包括能突破现有反导系统的“亚尔斯”洲际导弹。 这种能力使得即便常规军力受损,俄罗斯仍保有“相互毁灭”的终极手段,正如普京所言:“核武器是国家安全的最后防线,俄罗斯的核力量足以确保任何侵略者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”。 历史经验表明,大国衰亡往往伴随着内部治理体系的全面崩塌。俄罗斯当前的挑战更多是战术层面的消耗,而非战略根基的动摇。 其广袤的领土、丰富的资源、强大的核威慑,以及与中国的深度合作,共同构成了抵御系统性风险的“护城河”。除非出现政权更迭导致的战略决策失误,或内部经济体系的彻底崩溃,否则俄罗斯仍将是国际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极。